联系电话:17787100018
理论考试练习题
61、【判断题】低压电力设备,使用同一接地装置设备容量在100kVA及以上,接地电阻应符合的要求为不大于4Ω。( √ )
62、【判断题】利用直流升压装置产生一个可以调节的试验用直流高压,通过施加规程规定的直流试验电压和耐压时间来考核被试品的耐电强度称为直流泄漏电流测量。(×)
63、【判断题】固体介质表面吸潮越严重,沿面闪络电压降低越多。( √ )
64、【判断题】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一定直径的铜球,球隙间的放电电压决定于球隙的距离。( √ )
65、【判断题】在交流耐压试验时利用被试变压器本身一二次绕组之间的电磁感应原理产生高压对自身进行的耐压试验称为感应耐压试验。( √ )
66、【判断题】在极不均匀电场中,自持放电电压只是开始发生电晕的电压,称为电晕起始电压。( √ )
67、【判断题】在电路中,导线将电源和负载连接起来,构成电流的完整回路。( √ )
68、【判断题】对稍不均匀电场,击穿电压与自持放电电压成比例关系。( × )
69、【判断题】对稍不均匀电场或极不均匀电场的棒-棒间隙,其击穿电压与极性无关。( √ )
70、【判断题】工频耐压试验中,作为耐压试验的调压设备,一般采用电阻调压器或升压变压器。( × )
71、【判断题】工频耐压试验时,采用测量球隙的击穿电压可以直接测量高压交直流耐压时的试验电压峰值和冲击试验时的冲击电压峰值。( √ )
72、【判断题】工频耐压试验时,高压输入端存在“容升”现象,试验电压的测量一般采取高压直接测量。( √ )
73、【判断题】引发电气火灾要具备的两个条件为:有可燃物质和引燃条件。()( √ )
74、【判断题】当绝缘介质一定,外加电压一定时,介质损耗电流IR的大小与介质损耗正切值tanδ成正比。( √ )
75、【判断题】感应耐压试验就是在被试变压器(或电压互感器)的低压绕组上施加交流试验电压,在低压绕组中流过励磁电流,在铁芯中产生磁通,从而在高压绕组中感应产生电动势的试验。( √ )
76、【判断题】感应耐压试验必须采用倍频电源。( √ )
77、【判断题】感应耐压试验所施加的试验电压是一个持续时间很短的冲击波。( × )
78、【判断题】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与电极材料的种类和电极的光洁度有关。( √ )
79、【判断题】油纸绝缘是由浸透绝缘油的纸层和纸层间缝隙内的油层两部分组成的组合绝缘。( √ )
80、【判断题】测量吸收比,应分别读取绝缘电阻表15s和60s时的绝缘电阻值。( √ )
81、【判断题】测量电气设备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时,消除电场干扰影响的方法中利用外加的特制可调电源,向测量回路上施加一个反干扰电压,使电桥平衡后再加试验电压的方法称为屏蔽法。( × )
82、【判断题】用西林电桥测试tanδ时消除表面泄漏电流的接线方法是利用屏蔽环将表面泄漏电流直接回流到试验电源。( √ )
83、【判断题】由于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一般都不大,如果在20Ω以上恒电流可以采用1——10A的电流。( × )
84、【判断题】电击穿是固体介质中存在的少量自由电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碰撞游离,最后导致击穿。( √ )
85、【判断题】电力系统中电气装置为保证正常运行需要而设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 )
86、【判断题】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电能的变化,简称功率。( √ )
87、【判断题】电动势的大小等于外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 )
88、【判断题】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必须存档保存,为以后运行检修和事故分析提供基础性参考数据。( √ )
89、【判断题】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报告等资料应技术交流,作为日后电气设备安排大、小修计划时的参考依据。( × )
90、【判断题】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单位在储存场所可酌情确定是否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正常状态。( × )
91、【判断题】电源电动势的电功率表示电源电动势E与通过电源电流I的乘积,即P=EI。( √ )
92、【判断题】直流电阻测量的方法中,电流、电压表法又称直流压降法。( √ )
93、【判断题】磁场的方向与产生磁场的电流的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决定。( √ )
94、【判断题】稳态电压主要指的是工频交流电压直流电压。( √ )
95、【判断题】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击穿电压数值大小不仅与间隙距离、电极形状、电极极性有关,而且与操作冲击电压波的波前时间的长短有关。( √ )
96、【判断题】通常采用万用表来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 × )
97、【判断题】通常采用绝缘摇表来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 √ )
98、【判断题】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表明,当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成正比。( × )
99、【判断题】长直载流导线周围的磁场,离导线越近,磁场越弱,离导线越远,磁场越强。( × )
100、【判断题】高压试验结束后,试验报告上应详细列出试验负责人参加试验人员试验报告编写审阅和批准人员的姓名。( √ )